馬尼拉的誕生:大航海時代西班牙、中國、日本的交會

馬尼拉的誕生:大航海時代西班牙、中國、日本的交會

規格介紹:

出版日期:2022/08/31

作者:碧兒姬.特倫─威納

頁數:544

開數:14.8 x 21 x 3.4 cm
ISBN9786267052457
出版社:衛城出版

  • 零售價680優惠價578
詳細介紹:

▍季風帶書評:

台灣的出版社中,衛城出版的書的品質一直都是很不錯的,而且願意下重本做厚重的翻譯書,這在當今日益艱困的台灣書市實屬不易。

近日有幸掛名推薦了衛城的新書,《馬尼拉的誕生:大航海時代西班牙、中國、日本的交會》,我個人非常喜歡,感謝出版社和總編輯的邀請,讓我可以先睹為快。

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往往過度受到大陸史觀的影響,對於十六世紀的東亞,我們的認識可能還是以明帝國為中心的,若對日本歷史有興趣,則會對日本的戰國史熟悉,但對這段時期東亞的海洋和各群島發生的事情和其與大陸王朝的互動,往往非常陌生,若有所知往往也是來自大陸視角。因此閱讀海洋史是重要的功課,能夠平衡我們自身過度往大陸傾斜的史觀。

大陸視角史觀的問題是常常出現“現實扭曲”,16世紀的東亞海域已經存在非常複雜的國際關係,西方列強東南亞諸國和中日王朝內的不同勢力皆在此角力,但若依中華帝國的大陸史觀歷史教育,我們會誤會十六世紀的東亞好像就是一個大大強盛的“明朝”,和周邊一些在朝貢體系內的“蠻夷”。這種“現實扭曲”往往導致對國際關係的誤判,其負面影響直到今日都還是一個嚴重的問題。

衛城去年曾出版另一本重要的海洋史著作《海上傭兵:十七世紀東亞海域的戰爭、貿易與海上劫掠》,探索鄭氏家族在海洋與各勢力連動的歷史,其作者鄭維中也是這本書的導讀。《馬尼拉的崛起》的時間比《海上傭兵》早一些,地理位置南一些,非常適合和《海上傭兵》一起讀,整個脈絡會很清楚。

東南亞群島的歷史處境其實非常類似,皆可以簡單地分成“王國時期“,“殖民時期”和“現代國家時期”,台灣作為東南亞群島的一部分並不例外,不同的是台灣的殖民者是東亞強權(先清帝國後日本)而不是西方殖民者,這也造就台灣社會是以漢人而非南島民族為多數人口,也衝擊了台灣走向現代國家的路徑。

這是歷史的偶然還是必然很難說,回到十六世紀,西班牙也曾在台灣北部建城,但因維持殖民地的開銷過於龐大而無以為繼。荷蘭在台灣某個程度上陷入和西班牙在台相同的困境,在荷蘭東印度公司以巴達維亞為中心的視角內,台灣是一個不重要的邊陲,這也導致後來荷蘭失去台灣這個殖民地。

另一個偶然是,如本書的宣傳語所說,鄭成功本來要進攻西班牙治下的馬尼拉,但他暴斃在38歲,而殺死他的鄭經將視角回望大陸,介入清帝國的內戰,而不是將心力放在建立一個海洋性的華人國家。若鄭氏家族攻下馬尼拉,“獨立”於清帝國,日本和西方列強之間,那是一個歷史上非常大的如果。

如書內所述,大陸內地方與中央出現對抗時,地方往往會在海洋尋求出路,與鄭氏家族類似,日本的薩摩藩在關原之戰失敗後,成為日本在海洋上最活躍的勢力。而大陸的中央為了維持中央集權壓制地方而實施海禁政策,無論是中華帝國和日本都為了維持大陸的“統一”而在海洋上付出代價,造成日後西方和東亞之間的差距。而這個為了維持中央集權而“反移動”的劇本,今日仍在以疫之名上演,注定了東亞相對於西方的落後。

在十六世紀,對中央政權不滿的華人和日本人也紛紛移動到東南亞,馬尼拉是其中一個重要的聚集地。與其他東南亞西方殖民政府處境類似,如何統治華人和日本移民,特別是人數眾多的前者,成為西班牙殖民政權的難題。值得注意的是,如書內所述,當時同性之間的性行為在華人和日本社會是相當普遍的,而這為深受天主教影響而反同的西班牙人所排斥和歧視。到了今日,這個“太淫亂”的觀感和標籤反倒是東西互換了。

語言文化的差異加上種族性的歧視,與荷蘭殖民政權相同,西班牙也曾在馬尼拉大規模屠殺華人。而明帝國對海外華人的命運無動於衷,認為他們判離帝國而後果自負,明帝國可以為了朝貢國朝鮮和日本打仗,但完全無視海外華人的死活,這個外交態度在1949之後也沒有改變。

人類走入海權的時代已久,但基於某種結構上的因素,華文世界對歷史的了解往往還停留在陸地上,只有了解海洋史,才能對我們自身的國際有更清楚的認識,而掌握我們自身的命運。衛城出版的《馬尼拉的崛起》和《海上傭兵》是兩本打破大陸史觀迷思的好書,必須推薦。

▍作者簡介:

碧兒姬.特倫─威納(Birgit Tremml-Werner)
 
  瑞典林奈大學文化科學系研究員。維也納大學歷史學博士(副修日本研究),2013-15年在東京大學進行博士後研究,2016-19年在蘇黎世大學全球史講座中擔任歐盟HERA (Humanities in the European Research Area)研究計畫博士後研究員。特倫–威納的研究與教學領域主要在1900年以前的東亞及東南亞外交、社會、文化史。是少數曾在日本、中國、西班牙、義大利、瑞典、奧地利、美國等多地進行研究,並擁有與國際學術界及各國史家交流對話豐富經歷的新一代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