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民之間:業餘史家,獨立導演,維權律師與部落客,從草根崛起的力量,當代中國知識分子的聲音與行動

在人民之間:業餘史家,獨立導演,維權律師與部落客,從草根崛起的力量,當代中國知識分子的聲音與行動

規格介紹:

出版日期:2021/09/02

作者:魏簡

頁數:432

開數:17 x 23 x 2.6 cm
ISBN9789570859683
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 零售價490優惠價417
詳細介紹:

▍內容簡介:

在逐漸噤聲的人民共和國,仍有一群知識分子不願沉默
他們非官方、無編制、在人民之間——自豪為「民間」
中文版獨家收錄〈對話魏簡〉、〈對話賈樟柯〉


  在一九八九年民主運動受挫,一九九二年經濟改革重啟之後,一種新型態的草根知識分子挺身而出。有別於退縮於傳統領域的文人,他們積極與弱勢和邊緣群體合作;有別於八〇年代高聲疾呼民主與現代性的公共知識分子,他們強烈反對菁英修辭。他們宣告思想與行動的獨立性,並身為「民間」而自豪——非官方、無編制、在人民之間。

  本書刻畫了一群深刻改變中國公共文化的草根思想-行動者,包括質疑官方說法的業餘史家、讓人民說話的獨立導演,以及分享實用知識的維權律師與NGO工作者等。他們開拓學術界與政府機構之外的新興公共領域,並聚焦於具體而嚴峻的現實問題:毛澤東時代的政治受難者、無法受教育的農民工子女,以及沒有居住許可證的上訪者們。

  魏簡深入當代中國社會表層下的變革伏流,分析民間知識分子的公共話語、介入行動和知識生產,將長期位於權力邊緣的草根知識分子群體——特別是女性知識分子——帶到中國思想史的版圖之中。

  在威權國度的陰影下,深刻改變中國社會的知識力量!

  業餘史家——楊繼繩
  退休後開始搜集關於大飢荒和文革的非官方檔案,二〇〇八年在香港出版著作《墓碑》。「來自全國各地的大量讀者來信,給我以堅定而熱情地支持。這說明,真相有強大的穿透力,它可以衝破行政權力構築的銅墻鐵壁!」

  獨立導演——賈樟柯
  在體制外拍攝電影的第一代導演,專注於被主流忽視的題材。「我一直反感那種莫名其妙的職業優越感,而業餘精神中則包含著平等與公正,以及對命運的關注和對普通人的體恤之情。」

  維權律師——許志永
  在孫志剛案、公盟創立與訪民議題上發揮重要作用,後因新公民運動而被捕入獄。「我有能力在這個體制中過上優越的生活,但是,任何的特權都會讓我感到羞恥。我選擇站在無權無勢者一邊,一起感受北京的冬天街頭地下通道的寒冷,一起承受黑監獄的野蠻暴力。」

  部落客——韓寒
  高中肄業後成為暢銷小說家與賽車手,常對政治議題發表評論。「我很討厭政治,我很熱愛文藝。只是我不喜歡我所熱愛的文藝被我所討厭的政治所妨礙。」
(更多民間知識分子小傳詳見本書附錄)

▍作者簡介:

魏簡(Sebastian Veg

  法國艾克斯大學文學博士,魯迅小說的法文譯者,現任法國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中國思想史教授、香港大學名譽教授。研究領域為中國現當代思想史、知識分子與文學。他曾長駐香港,先後任法國現代中國研究中心研究員、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訪問學者、香港大學助理教授,2011至2015年間擔任中心研究中心主任、中心季刊China Perspectives總編輯。編有《毛時代的大眾記憶:從批判性爭論到重估歷史》(Popular Memories of the Mao Era: From Critical Debate to Reassessing History)、《太陽花與雨傘:臺灣與香港的社會行動、表達實踐與政治文化》(Sunflowers and Umbrellas: Social Movements, Expressive Practices, and Political Culture in Taiwan and Hong Kong),著有《在虛構與現實之間:二十世紀初的文學、現代主義和民主》(Fictions du pouvoir chinois: Littérature, modernisme et démocratie au début du xxe siècle)等書。

▍譯者簡介:

曾金燕

  (導論、第一、二、四章、附錄對談)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博士,美國科爾比學院橡木學人(攝影與電影),現任瑞典隆德大學東亞與東南亞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研究領域為中國的文化與政治、知識分子身分與社會行動、社會性別與性、民族與女性書寫。著有《中國女權:公民知識分子的誕生》,獲2017年香港出版雙年獎社科類獎項,參與製作、導演、發行《自由城的囚徒》、《致劉霞》、《凶年之畔》、《喊叫與耳語》等紀錄片電影,以筆名發表中、法、英文小說與詩歌等。

徐曦白

  (第三、五、六章、結論、附錄小傳)

  牛津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博士候選人,研究領域為中國公民社會組織與國家的關係。文章見於澎湃新聞、界面新聞、端傳媒等媒體,譯有《資本主義還有未來嗎?》、《瓶頸:新的機會平等理論》、《自由主義被遺忘的歷史》等書。

▍目次:

推薦序 民間作為抵抗的社會網絡/吳介民
推薦序 定格中國民間知識分子的草根轉身/趙思樂
中文版序
致謝
 
導論
從公共知識分子到「磚家」
民間知識分子的興起
暫定的類型學
王小波與沉默的大多數
方法論
 
第一章   草根知識分子:理論與歷史視角
知識分子:規範性理念和社會實踐
國家情結:一個歷史性回顧
論當代知識分子的三個觀點:文人傳統、社會網絡、全球後現代性
 
第二章   王小波與沉默的大多數:重新定義天安門之後的知識分子
中國知識分子、道德規範和服務於國家
知識與樂趣
批判烏托邦與啟蒙
「走出」沉默並站在無權者的立場上
新民間文學
 
第三章   研究毛澤東時代的民間史家:紀念、記錄、爭論
從菁英到底層:民間史家、對象和方法
紀念草根右派
記錄:研究大饑荒的職業和業餘史家
爭論:半官方和非官方刊物
 
第四章   從邊緣探索及改變社會:獨立電影的興起與落幕
作為民間知識分子的獨立導演:宣言與闡釋
作為話語和視覺實踐的獨立紀錄片
邊緣的民間空間:電影節、藝術村、烏托邦社群
 
第五章   草根專業人士:維權律師、學者與訪民
孫志剛事件與新型「維權」模式
公盟:新型民間智庫
于建嶸與信訪制度
從二〇〇八年轉折點到新公民運動
 
第六章   記者、部落客與新的公共文化
商業媒體的興起和公共話語的多元化
網路的發展和作為部落客的知識分子
公共空間:以「單向街」為例
網路上的打壓
 
結論
 
附錄
再論民間知識分子:對話魏簡
形成一種公共意識:對話賈樟柯
三十位民間知識分子小傳
 
註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