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隱藏的帝國:一部發生於「美國」之外,被忽略的美國史

被隱藏的帝國:一部發生於「美國」之外,被忽略的美國史

規格介紹:

出版日期:2021/03/11

作者:丹尼爾.因莫瓦爾

頁數:532

開數:22 x 17 x 2.8 cm
ISBN9789862358979
出版社:臉譜

  • 零售價680優惠價578
詳細介紹:

▍內容簡介:

《紐約時報》書評精選年度好書 
獲選《出版人週刊》年度最佳書籍
美國公共廣播電台推薦年度好書
亞馬遜書店四點六顆星好評,廣大讀者熱情推薦


美國西北大學歷史學者丹尼爾.因莫瓦爾引領讀者
踏上美國本土外的帝國領地巡禮,揭露令美帝成為美帝,歷史上備受忽略的關鍵少數

看高舉「反帝國」大旗起家的美國怎麼從建國之始,
一步步掠奪土地與資源,逐步積累殖民與帝國實力

到了二十世紀,美國又如何借助地緣、外交、強權政治、軍事力量與科技創新,
將散布全球的海外領地和據點,轉變為自身影響力的籌碼,成為事實上的「美帝」

各界人士盛情推薦 
李可心(美國台灣觀測站共同編輯)
李濠仲(《上報》主筆、作家)
沈榮欽(約克大學副教授)
涂豐恩(「故事」網站創辦人)
張國城(台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兼副主任)
陳方隅(菜市場政治學共同編輯)
黃春木(台北市立建國高中歷史科教師)
蔡依橙(陪你看國際新聞創辦人)
顏擇雅(作家、出版人)

多數人都熟悉封面上方那張「經典」美國本土地圖;或許也都知道,美國以共和國之名自我標榜,
同時卻大行「帝國擴張」之實,如今,它的世界霸權影響力依舊顯見。
但在本土之外,星條旗高揚的還有那些散落全球、住著許多「美國人」的島嶼、環礁和群島,卻一直以來備受忽略。
 
從建國以來,除了向西擴張,美國人也積極將觸角伸進中美洲,
甚至拿下如波多黎各美屬維京群島等地。而在靠近遠東地區,更有知名的太平洋領地
包括夏威夷關島,以及二戰中至關重要的中途島威克島豪蘭島等多個軍事基地。
上述這些地方,有的是遭到殖民式資源掠奪,有的則是當地原住民承受來自本土白人的欺壓,甚至是被推上世界大戰的戰場。
 
長久以來,這些地方籠罩在美帝陰影之下,且常常為美國歷史所忽略,或不被承認為「真正的」美國的一部分。
本書作者──美國西北大學歷史學家丹尼爾.因莫瓦爾要為讀者講述的,
正是美國自建國以來在這些地方崛起、擴張、活動的種種事蹟,
這是美國成為「美帝」的關鍵,卻從未受到應有的重視。

美國在海外領地的活動事蹟如何影響美國,遠遠超過大家想像──

★十九世紀北美人口爆增,導致本土居民必須為了肥料,前往海上極偏遠的地方占領、開採「鳥糞島」的鳥糞,
而數十年後,這些小島正好提供二戰後美國建立海外軍事基地的場址。
珍珠港因為白人較多,更被認為是「美國」而得到政府與民眾認同、挺身捍衛,
珍珠港事件也獲得今日的歷史地位;但當時菲律賓的美國領地其實死傷更為慘重,卻遭到忽略和遺忘。
★二戰期間,日軍兵臨城下,占領了阿拉斯加附近三座島嶼長達一年以上。美國靠著武裝阿拉斯加原住民,
再加上加拿大默許美方興建連接阿拉斯加與本土的大規模公路工程,才抵擋了日軍對西北美洲更進一步的攻勢。
★一九五○年波多黎各民族主義者發動七天暴動,後演變為暗殺總統杜魯門的行動,四年後同一批人還會在國會開槍掃射。
然而波多黎各民族主義領導者阿爾比蘇之名卻從不見於正史,甚至多數美國人都不知道波多黎各就在美國。


此外,本書也叩問「美帝」如何運用各種「非傳統」手段,對全世界發揮無所不在的影響:

披頭四、日商索尼,甚至是經典怪獸電影《酷斯拉》,為何嚴格上都算是「美帝」促成的產物?
★相對近期出現的合成塑膠、新的抗瘧藥物無線電等技術突破,讓美國在全球霸權角逐中,擁有絕對優勢。
★美規、美制的強勢標準化潮流來勢洶洶。以音樂界為例,美國流行樂風靡全球,
竟讓音樂之國奧地利與其他國家放棄舊傳統,以美國認定之440赫茲當成新的標準音高。
網路雖推動了國際溝通,卻是以英文能力為代價。網際網路誕生於美國,
也不成比例地以英文為主要媒介;虛擬世界自問世以來,一直籠罩於帝國陰影之下。
★本世紀初開始,美國藉著無人機讓戰爭的界線模糊難辨,戰鬥區與非戰鬥區的劃分並不清晰。
在新科技幫助下,美國所謂「非帝國」、「非殖民」式的攻擊行動,有了更多可取巧或繞道而行的執行選項。


本書的歷史敘事與資料爬梳深入淺出,卻不失宏大的國際政治史觀。
作者不忘把他力圖解答且貫穿全書的問題意識連結到現在與未來:帝國與殖民主義真的已成過去了嗎?
我們現在心中想到的美國,是怎樣的政治實體?而鮮少有人關注的「另一些美國」呢?那些地方為何存在?
存在的確切意義又是什麼?在本書中,能找到值得深省的歷史真相,
同時,還能以此反思當前國際現勢、大國角力的權力布局,以及全球地緣政治未來的可能性。

 

▍作者簡介:

丹尼爾.因莫瓦爾Daniel Immerwahr
美國西北大學歷史學教授。研究專攻領域是全球背景下的二十世紀美國史。本書暢銷於美國書市,同時也位列二〇一九年《紐約時報》評論家評選出的年度最佳書籍,並且是美國對外關係史學會羅伯特.H.費雷爾獎(Robert H. Ferrell Prize)的獲獎作品。因莫瓦爾教授的文章散見於《紐約時報》、《衛報》、《華盛頓郵報》、《國家》和《石板》等刊物。

▍譯者簡介:

林玉菁
紐約市立大學政治學博士班,劍橋大學印度研究碩士,政大新聞系。曾任職IFRC國際紅十字與紅星月會聯合會美洲辦公室、雲門基金會、北藝大傳統藝術研究中心及國內外NGO組織。現為專職口譯、筆譯。

▍目次:

  • 導論/超越識別標誌的地圖
  • 丹尼爾·布恩的崛起與失落
  • 印第安國度
  • 你想知道卻又不敢問的關於鳥屎的一切
  • 泰迪·羅斯福的美好一日
  • 帝國心理
  • 發出自由的戰吼
  • 小團體之外
  • 白城
  • 無國界醫師
  • 美國壁壘
  • 戰爭國家
  • 有時候,就是得要有人死
  • 基爾洛伊在此
  • 美國去殖民
  • 美國人都不知道波多黎各就在美國
  • 合成物共和國
  • 這就是神所行的大事
  • 紅色八角形的帝國
  • 語言是種病毒
  • 龐德先生,權力就是主權
  • 軍事基地國
  • 點的戰爭
  • 結論/不朽的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