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模式:城邦國家建構簡史

新加坡模式:城邦國家建構簡史

規格介紹:

出版日期:2020/04/01

作者:著:陳思賢;:鄺健銘

頁數:200

開數:14.8cm x 21.0cm
ISBN9789869745857

出版社:季風帶文化

  • 零售價390優惠價308
詳細介紹:
  • 內容簡介:

    *在後李光耀時代,新加坡是風華正茂,還是風華不再?
  • *作為「全球城市」與「國族國家」,新加坡的雙重身份如何令「新加坡模式」漸現疲態?
  • *新加坡社會能否壯大,為何是新加坡的未來國家發展重要議題?

「我們並非在安逸環境裡下棋。我們耗時議事之際,週邊世界都在變動。我們其實是在參與足球賽,

只要我們靜止不動,世界其他對手便會將我們撃敗……」

在《新加坡模式—城邦國家建構簡史》之中,新加坡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前副院長陳思賢(Kenneth

Paul Tan)認為,論述是建國重要根基。新加坡一黨獨大的威權管治所以能夠延續至今,主要原因是官

方積極宣揚其國家發展論述,並希望藉此取信於民﹑維持政府威信。這套官方論述強調,國家生存基礎

薄弱,與此同時人民行動黨政府秉持實用主義哲學,重視用人唯賢﹑廉潔與誠信,並以長遠目光發展國

家經濟。國家若非由人民行動黨政府以威權方式治國,新加坡便會陷入分裂,難有今天亮麗成就。

不過,官方這套國家發展論述已因新加坡擁有雙重身份而愈加受質疑。新加坡既是國族國家(nation-

state),也是全球城市(global city)。國家扮演雙重角色,令新加坡多種族、多宗教、多語言社會的矛盾

與日俱增。新加坡作為全球城市,需要積極迎合新自由主義式(neo-liberalism)全球化發展。但從新加

坡普羅大眾角度看,在「市場至上」管治方針下,新加坡社會的貧富差距問題日益加劇,政府管治表現

並非毫無瑕疵,「新加坡模式」逐漸失去光環,官方所宣揚的國家發展論述說服力漸失,官民關係更形

疏離,民怨在累積。

面對瞬息萬變的全球局勢,於內憂外患之中,被全球大小國家視為發展典範的「新加坡模式」將會如

何延續其榮光?

陳思賢(Kenneth Paul Tan)將從本土民情角度書寫「新加坡模式」原貌,破除「新加坡神話」迷思,分析「

新加坡模式」在後李光耀時代面臨的危機。《新加坡模式—城邦國家建構簡史》是立足本土﹑解構「新加

坡模式」成敗得失的必讀入門書。

▍作者簡介:

陳思賢 (Kenneth Paul Tan)

陳思賢(Kenneth Paul Tan)教授任教於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

(Lee Kuan Yew School of Public Policy)。過去陳思賢教授屢獲教學獎項,

於2009年更曾獲頒新加坡國立大學最高殊榮傑出教育者獎(Outstanding

Educator Award)。陳思賢教授的著作包括:Singapore: Identity,

BrandPower (2018)Cinema and Television in Singapore: Resistance in

One Dimension (2008),以及Renaissance Singapore? Economy, Culture,

and Politics (2007)。陳思賢教授於英國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

取得博士學位,並先後在澳洲國立大學(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香港

中文大學﹑美國喬治城大學(Georgetown University)﹑美國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 )﹑法國巴黎政治學院(Sciences Po)等學府擔任訪問學者。陳思賢

教授也是新加坡國家藝術委員會(National Arts Council Singapore)與新加坡

國家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Singapore)的顧問團成員,以及新加坡劇

團The Necessary Stage董事會主席。從2005年到2017年,陳思賢教授出

任亞洲電影資料館(Asian Film Archive)首任董事會主席。於2012年,新加

坡政府在全國舉行為期一年的「我們的新加坡全國對話會」(Our Singapore

Conversation),陳思賢教授是全國對話籌備委員會的成員之一。

 

譯者簡介:

鄺健銘

鄺健銘,台灣季風帶文化總編輯。曾負笈新加坡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在新

加坡從事研究工作。著有《港英時代:英國殖民管治術》與《雙城對倒:新

加坡模式與香港未來》,合著著作包括East Asia: Developments and

ChallengesHong Kong Under Chinese Rule: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Political Gridlock與《社運年代:香港抗爭政治的軌跡》。文章散見於The

DiplomatAsian Survey;香港《信報》、《明報》、《經濟日報》、《亞

洲週刊》、《立場新聞》、《端傳媒》、《評台》;新加坡Channel

NewsAsia、《聯合早報》;馬來西亞《當代評論》、《燧火評論》;台灣

《上報》﹑《新新聞》﹑《風傳媒》、《關鍵評論網》、《故事》;中國《參

差計劃》等。

 

本書特色:

  1. 作者陳思賢是新加坡著名院校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Lee Kuan Yew School of Public Policy)

前副院長,他在書中立足於新加坡本土,以專業角度書寫非一般的「新加坡故事」,梳理「新加

坡模式」運作細節與成效。對關心「新加坡模式」的讀者而言,陳思賢的書寫極具參考價值。

  1. 《新加坡模式》深入淺出地介紹「新加坡模式」的內政與外交方略乃至挑戰,為探索後民主時

代管治模式之前路樹立了極具啟示的參考案例。

  1. 《新加坡模式》特別收錄另外五篇由陳思賢所寫﹑於2011年至2019年間在不同英文媒體發表的

專文,以更細緻地呈現陳思賢富有本土情懷﹑解構「新加坡模式」之思考。對消除外界各種有關「

新加坡模式」的分析盲點,這五篇附錄文章裨益非淺。